跳到主要內容區

馬英九再訪大陸:反響降溫揭示潮流轉變 20240408

張朝旭 2024/04/08

建國科技大學副教授兼民調中心主任

在兩岸關係這場錯綜複雜的舞台劇中,馬英九近期的再訪大陸,再次印證了定義台灣政治風景的持續複雜性與細微差異。與他之前引發政治爭論與媒體狂熱的行程不同,這次的訪問卻遇到了相對冷淡的反應。這背後不僅僅是有趣的數據分析,更是公眾情緒轉變的寫照。

回顧2023320日、21日兩天單日創造破萬聲量,一度突破2.4萬則;同年327日至47日之間,每日平均聲量超過3.3萬則,最高創下單日逾5.6萬則聲量高峰,當天馬英九在南京中山陵發表講話時,公開高喊「中華民國」,引發輿論熱議,並創下當時訪陸行的聲量高峰,引爆了公眾輿論和黨派政治的大辯論。然而,馬英九辦公室今年325日宣布馬英九將展開第二度訪陸行,當天僅創造約7千多則網路聲量,且在41日馬英九出發當天,也只有1.2萬則聲量,受關注度急遽退燒。

這種戲劇性的關注度轉變不單純是偶然,而是顯示了台灣政治論述中更廣泛的策略調整。去年的訪問恰逢重大的地緣政治事件: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以及蔡英文總統的美國過境使得馬的行動與民進黨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並被視為是親中與親美立場的對決。那一時期的熱情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今年相對平靜的反應似乎暗示了一種戰略性撤退,一種選擇將馬的訪問降級處理,也許是從他在大陸土地上宣稱台灣主權的反向效應中學到的教訓。

此外,從去年的7,600次提及到今年僅有2,600次的批評聲音下降,暗示了民進黨及其支持者正在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去年對馬英九的激烈批評,在馬的宣言意外地提高了台灣人的國家自豪感之後,變成了一個尷尬的策略失誤。今年選擇淡化馬的訪問,反映了一種更加謹慎、可能更具策略性的處理方式,來處理兩岸關係和內部政治動態的微妙平衡。

數據展示了一個政治景觀正在變化的畫面,將馬英九塑造為親中形象的策略已經不再有效。數位喧囂的下降和親綠派系的策略性沉默,標誌著對待台灣身份、主權及其與大陸關係的複雜現實的方法,正在向更加細膩的方向轉變:我指的是一種更加深入且多層面的理解和討論方式,特別是在處理兩岸關係、國家身份認同,以及台灣在國際上的立場時。這種轉變呈現在幾個關鍵領域:

  1. 從單一敘事到多元觀點:過去,台灣對於兩岸關係的討論往往圍繞著固定的政治立場展開,如親中親美。而現在,人們越來越傾向於考慮更多元的觀點,包括文化、經濟、社會以及人民情感等因素,這讓對話更為全面和細膩。
  2. 從激進對立到理性探討:以往的討論中,不同政治立場間的對立往往導致激烈的言詞衝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人開始意識到透過更理性、基於事實的探討,能夠更有效地溝通和解決問題,這種方式鼓勵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尊重。
  3. 重視民間聲音和多元家庭:在過去,兩岸關係的討論可能更多地集中在政府和政黨的立場上。現在,民間聲音和個人的經歷開始受到更多的重視,從旅居大陸的台灣人到新住民(從不同國度到台灣跟當地人結婚所成立)家庭的故事,這些都為兩岸關係的討論增添了更豐富的人文維度。
  4. 探索和平與共存的可能性:隨著對話變得更加細膩,人們也越來越關注探索和平共處的可能性,不僅僅是在政治層面,也包括文化、教育和人民交流等方面。這種探討鼓勵尋找共同點和互利共贏的機會,而不是僅僅聚焦於分歧。
  5. 對未來的開放態度:在更細膩的討論中,台灣社會展現出對未來可能性的開放態度,願意探索各種不同的路徑和選擇,這包括對國際關係、經濟發展模式,乃至於兩岸互動的新方式的開放思考。

總的來說,這種向更加細膩的方向轉變,呈現了台灣社會對於兩岸關係和自我定位的深度反思,也顯示了人們對於建立一個更和諧、互相理解和尊重的未來的共同願景。隨著馬英九在文化交流和政治外交之間的微妙走動,他的大陸訪問成為反映台灣內部情緒和策略變化的一面鏡子。他的行動是否能夠促進更廣泛的和平與相互理解的對話,或僅僅成為政治爭論的燃料,還有待觀察。然而,有一點是明確的:對他第二次訪問的沉默反應是變化時代的標誌,標誌著一個自我反省的時刻,也許是對台灣在全球舞台上前行路徑的重新評估。

(註: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僅為作者個人觀點。)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