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AI革命DeepSeek是技術突破還是市場炒作?
中國的AI革命DeepSeek是技術突破還是市場炒作? 張朝旭 經營管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服務與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 2025/02/01
當中國初創企業DeepSeek宣布以低成本、高效能的方式訓練AI模型,並推出類ChatGPT的應用時,市場震動了。這不僅讓矽谷的技術專家重新審視AI競賽的可能路徑,更導致Nvidia股價單日暴跌17%,市值蒸發數千億美元。美國投資者開始質疑,過去對高端AI基礎設施的押注是否真的穩固?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AI技術已經突破西方科技封鎖,甚至可能改寫這場競爭的遊戲規則?但在狂熱的市場情緒背後,我們需要問:DeepSeek的技術是否真如傳言所說,是一場革命性的突破,還是被市場過度炒作的泡沫? DeepSeek最引人注目的特點在於,它不是依賴最先進的Nvidia H100晶片,而是透過演算法優化與低成本運算來提升模型效能。這種方法確實符合中國現有的半導體條件,畢竟美國的晶片出口管制已限制了中國企業獲取最尖端的AI運算資源。然而,DeepSeek的技術是否真的能夠匹敵OpenAI、Anthropic等美國巨頭?我們仍需審慎看待。DeepSeek-R1-Zero模型強調「僅靠強化學習(RL),無需監督學習(SFT)」即可提升推理能力,這是個大膽的主張。但技術細節顯示,它的測試方法仍存在不透明之處,例如:
換句話說,DeepSeek是否真的突破了技術瓶頸,還是透過不同的演算法與計算方式來營造「突破性」的市場敘事?這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華爾街的恐慌:投資者反應過度了嗎? 2025年1月27日,Nvidia股價暴跌,不僅讓市場重新審視AI股的估值,甚至引發了對AI基礎設施商業模式的質疑。DeepSeek的成功是否意味著,未來AI的開發不再需要昂貴的運算資源?如果如此,那麼像Nvidia這類公司所掌控的AI產業鏈條,可能正在失去壟斷優勢。然而,一些分析師認為,這種擔憂可能過於誇大:
此外,美國的AI政策也可能影響這場競賽的走向。隨著美國政府強化AI基礎建設,例如「Stargate計畫」準備投入千億美元來建立下一代AI數據中心,西方企業仍然擁有資金與技術優勢。DeepSeek的出現,或許會促使美國加快AI戰略投資,但它是否足以挑戰矽谷的領導地位,仍然有待時間檢驗。 AI競爭的新局面:技術競賽,還是治理競賽? DeepSeek的影響不僅限於技術層面,它更涉及全球AI治理的議題。
矽谷的科技領袖,如OpenAI CEO Sam Altman,已經開始強調邁向AGI(通用人工智慧)的重要性,以鞏固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如果DeepSeek能夠持續推進其技術,AI競賽的焦點可能將從「運算能力」轉向「如何更高效地運用AI」,這將影響未來AI的發展模式。 結論:DeepSeek能否真正撼動AI產業? DeepSeek的出現,無疑讓世界看到了中國AI技術的潛力,也提醒我們,不要輕信市場上的「革命性突破」敘事。如果DeepSeek的技術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並真正應用於大規模場景,那麼這可能標誌著AI產業的一場變革。但如果它的推理能力被誇大、數據透明度存疑,那麼這場風波可能只是短暫的市場現象。無論結果如何,DeepSeek的影響已經超越了技術層面,它改變了投資者對AI未來的想像,也推動了全球AI治理的辯論。在這場競賽中,西方企業已經無法再掉以輕心,DeepSeek是否真的能成為OpenAI的挑戰者,還是僅僅是一個市場話題,我們還需拭目以待。(註: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非關本校立場。) |